DSC_1109.JPG

      只要打開水龍頭,水馬上就會流出來,這是我一直以來習以為常,也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瑣事,但在來到蒙古後,我才發現...很多的事情並非像我認為的那麼理所當然,而是需要很多錢人的辛苦建設,才有辦法享受到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生活環境。

      蘇聯當初在設計烏蘭巴托這城市時,是以容納60萬人為標準,隨著城市化以及大量牧區人口湧入,讓烏蘭巴托這城市早已超過了當初設計時的可容納範圍。目前全國大約有60%的人口,全都聚集在烏蘭巴托這城市,每天也都有不同的故事,一齣齣希望與幻滅的戲,全在城市中上演。

      隨著烏蘭巴托的城市面積不斷擴大,道路、住宅、水管等基礎建設遠遠趕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,所以除了位於市中心以及近幾年新建的建築外,一般民眾居住的蒙古包區,其實是沒有自來水管線到達的,所以...住在蒙古包區的區民,若想取得乾淨的用水,就必須提著水桶附近的供水站取水,好獲得家裡一天的用水。

      在蒙古取水大多是孩子的工作,所以只要供水站開始營業,很容易就會看到孩子推著水車、拿著水桶在供水站旁排隊取水的畫面,有時看到孩子那小小的身軀,卻推著與身高不成比例的大水車,心裡真的會有很多不捨,但孩子似乎不這麼覺得,畢竟拿水時也是偷偷和朋友玩耍的好機會(笑),至於要走多久才會有供水站,則憑每戶家庭的運氣而定,少則數十分鐘,多則走一個小時的也有,當然,若是在夏天時取水或許這就只是單純的粗重活,但當冬天一來,蒙古動輒零下20、30度的低溫,外出取水似乎就變成一種活受罪了,所以我們才會希望興建足夠的供水站,減少孩子取水的路途。

DSC_4882.JPG

對孩子來說,取水也是和同學朋友聊天玩耍的好機會^^

DSC_4889.JPG

DSC_4895.JPG

看著孩子推著大大推車,心裡有些欣慰,也有些不捨

DSC_4924.JPG

一個中型水桶裝滿水,不要說小孩,其實對大人來說要搬也是很吃力的

DSC_6554.JPG

上一秒還是帥氣、飄佩的姿勢

DSC_6556.JPG

下一秒就要認命了。話說...這段路坡度很長,要這樣走500公尺左右真的很吃力

DSC_0044.JPG

今年訪視供水站預定地時的風景

DSC_0020.JPG

剛下完雪的蒙古,小木屋搭配雪景,讓我有種在歐洲的fu

DSC_6642.JPG 

大景、大景,就是大景

DSC_9578.JPG

DSC_9581.JPG

今年四月剛啟用的供水站,位在半山腰上。

DSC_9703.JPG   

很喜歡這婆婆的表情,也謝謝她願意讓我拍

DSC_9785.JPG

  這種景象真的隨處可見

      目前蒙古的供水站不外乎三種類型,一是政府用水車將乾淨的飲水載至供水站,我們稱為送水車供水站,二是從其他供水站連結管線,以獲取乾淨水源,第三種則是大家最熟悉的方式,就是抽取地下水的供水站,而抽取地下水的供水站不僅興建成本很高,也很容易因為井打得不夠深(沒錢打太深是主要原因),使得水源被傳統廁所給汙染,也因此讓整個水井報廢不能使用。而我們為了確保水源乾淨且壽命長久,從2007年起大多都是建送水車供水站,但今年政府因為送水車的維護成本越來越高,已不堪負荷一筆筆的支出,遂禁止民間單位和政府單位興建送水供水站,這項命令又讓我一陣頭暈,畢竟基金會每年的預算有限,根本沒法做挖井的水站,但面對確實存在的需求,該怎麼解決這難題,似乎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,在國外工作真的很多神奇和莫名其妙的事情阿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鳳梨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